
1、要适时通风:为了保证苗地冬季气温不低于0°C,以防止冻害的发生,最好是在11月至12月上旬播种,进行遮阳,冬季覆盖的竹荪在采收后,及时扣膜。
2、合理掌握温度:一定要控制好苗床的温度,地膜覆盖较好能够保温、保温的条件下,双膜覆盖和保温性能差的苗床,应在上午10点以后进行扣膜,并要在寒流来临之前结束。
3、畦面撒施生物菌肥:撒施生物菌肥,能够使菌肥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。在施生物菌肥的前提下,加入磷钾肥,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,促进菌根的生长发育,使菌丝体获得营养,延缓植株的衰老,减少感染病菌的机会。
4、严格掌握含水量:要控制好畦沟的湿度,双膜覆盖的苗床土壤含水量较大,应在早上9点之前或者下午4点以后进行浇水,以保证土壤足够的含水量。
5、加强通风:加强通风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,保证苗床内的空气流通,降低病害的发生率。
6、化学防治: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洒,不要盲目加大用药浓度和增加用药次数。可以选择的农药种类有: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、5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、65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。防治病虫的农药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,严禁使用高残留的农药,避免造成对作物的药害。
四、合理间作:
1、及时中耕:间苗在出苗后进行,间苗的时间要严格遵守间苗和定苗的时间,要求间苗在出苗后10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