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种养技术协会副会长朱浩介绍,目前我国的种子生产技术主要是在蛋白质、生物酶的作用下,还有田间管理、植物主推、优良品种、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、适宜的生长环境下形成的植物所需的最佳环境。
据了解,通过中国种养协会业务部的统计显示,截止到目前,全国水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中有54个省份进入了全国,种植面积到达3000万亩。其中在新疆,总产量在500多万吨,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,是中国玉米、棉花的主要种植基地,农作物生产能力可达1200万吨,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5%,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%。
种肥同播是传统的科学手段
利用适当的种肥同播是粮食高产的关键,这也是近年来国内研究推广的新方法,因为不同的种植方式,在不同环境下,水稻种子的活力和出苗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,水稻种子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不同,因此要选择不同的品种,既能促进稻苗生根,又能增产,还能减少纹枯病等病的发生。在新疆,水稻种子的用量有高有低,而且近几年来,随着紧凑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,品种也是由高产转向丰产。对于直播稻种,由于种子要经过低温层积处理,而且种子发芽率较低,播种时,要控制种肥的施用量,尤其是氮肥的施用量,否则很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,使水稻幼苗死亡。在北方,水稻种植区的旱育秧田,由于秧田浇水多、田面积大,土温低,加之多年重茬种植,各种营养元素不足,容易出现烂秧、缺素症,以及幼苗黄弱等现象,而水稻的一生中有三要素的营养供应就少,这就要求必须及时补充土壤营养,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