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土壤肥害的主要原因
1、施肥时期、土壤性质。施肥时间过迟、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等均会造成农作物产生肥害。特别是有机肥是供肥缓慢的肥料,时间一长,不仅会导致肥料失效,而且还会在土壤中发酵,伤害幼根。在生产上使用的氮肥施用过量或施在苗地、池塘、河流等还原性较强的土壤上,都会引起氨的挥发,危害作物,特别是幼苗,对作物幼根造成危害更为严重。
2、施肥方式。某些肥料如硫酸铵、碳铵等,若直接施用会造成铵离子的挥发而熏伤作物,而氨水或碳酸氢铵则需要进行“二次稀释”才可施用。
3、施用方法。氮肥要深施,也就是在施用前,应该施在土壤中,这样可以防止铵态氮、挥发和流失。
4、注意时间。磷肥不适合在农作物上施用,因为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,磷肥应该深施,以10~15厘米为宜,这样能够促使被土壤固定的磷移动,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。
四、如何正确使用水溶肥
1、看包装袋上标注的养分含量。
高浓度的磷酸二氢钾、氯化钾、含量极低的三铵、含量极低的硫酸钾等包装容器上都标注了含有氮磷钾养分的养分,其养分含量一般为40%~50%,甚至更高,并且包装袋上的养分标明的养分含量除外。如标明含有中量元素、微量元素、中量元素的含量,则养分含量可能高些,反之,养分含量低。有的肥料虽然养分含量不一定高,但养分含量正常,使用后的效果还是显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