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猴头菇如何控温控温
想要猴头菇能够快速生长发育,减少其对于环境的要求,就要将控温时间控制在合适的时间段内。超过40°C~60°C的高温,就会让猴头菇生长不适,导致缓解或抑制。而且降到30°C以下时,猴头菇会逐渐死亡。
猴头菇控温栽培注意事项
1、控温控水
在控温控水之前,最好先用50°C~60°C的温水将猴头菇菌包浸泡1~2分钟,这样能够让猴头菇自身的温度能够调节到平衡状态,降低猴头菇的生长周期,避免猴头菇出现徒长或者生长不匀称的现象。
2、控温催菇
让猴头菇的菌包生长匀称,可以直接使用药物催菇,这种方式适合有经验的种植户。将菌包撕开,用10~15mg的氯霉素液浸泡3~5小时,之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,期间要保证周围的湿度处于65%左右。
3、保湿保湿
平时喷水保湿的时候要注意,一方面要防止环境的水分太多,一方面是因为猴头菇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较高,另一方面是因为猴头菇是菌包,生长时需要大量的水分。因此种植户们要注意保湿,注意在干燥的情况下要及时喷水,如果湿度较高,要及时开窗透气,或者用塑料薄膜覆盖。
4、通风
猴头菇是好气性真菌,除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菌期内,其他时候都需要一定的氧气供给,不然的话就会出现生理性的缺氧状况。在种植猴头菇的过程中,要注意在通风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通风工作,如果天气比较冷,可以用一块木板作为门窗,放在半阴处,如果有条件的话,可以安装一个排风筒。
5、光照
猴头菇是喜光的菌类,不需要太强的光照,但如果光线过弱,子实体分化就会受到抑制,因此需要通过人工调控光照强度,一般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有色无毒的薄膜覆盖。
猴头菇的栽培技术
1、浸种催芽
猴头菇栽培的浸种方法,是从生物技术和制作技术上进行总结的,其原理是:猴头菇属于恒温菇类,环境温度是影响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,我们在选好的适宜时间内,需要在催芽的同时,采取湿拌处理,再进行消毒处理,浸种前,我们要将菇房打扫干净,在阳光下进行晾晒,然后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对菇房进行消毒。